第一週 | 1 | 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 |
第二週 | 2 | 欣賞、表現與創新 |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理解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練習並運用探究人、事、物的方法,解決生活的問題、美化生活的環境、增加生活的趣味。 |
第三週 | 3 | 探討當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怎麼應對 | 以欣賞、表現與創新的方式探討如何使用更好地角度與方式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
第四週 | 4 |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 察覺自己對許多事務的想法與作法,有時也很管用。喜歡探討事情演變的原因,並養成對周邊訊息做適切反應的態度。 |
第五週 | 5 | 探討當遇到想法與意見相左的人該怎麼應對 | 以欣賞、表現與創新的方式探討當遇到想法、意見相左的人時,該怎麼與之相處討論事情。 |
第六週 | 6 | 表達、溝通與分享 |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學習體會他人的立場、體諒別人,並與人和諧相處。 |
第七週 | 7 | 教導學員如何體會他人立場,學會什麼是共鳴 | 與學員一起練習、學習如何站在別人的立場與角度面對事情的情緒與後續處理事情的方式。 |
第八週 | 8 |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 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禮儀與態度。產生愛護生活環境、尊重他人與關懷生命的情懷。 |
第九週 | 9 | 公民論壇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10 | 規劃、組織與實踐 | 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
第十一週 | 11 | 培養學員尊重他人與關懷生命的內涵與想法 | 與學員一同討論、分享與關懷生命有關的案例。 |
第十二週 | 12 | 運用科技與資訊 |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各種網絡之間的互賴與不可分離性。 |
第十三週 | 13 | 一同討論網絡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正面與負面的影響。 | 探討運用科技與資訊課程,家庭團體諮商與互動討論與實行後之心得分享。 |
第十四週 | 14 | 主動探索與研究 | 激發好奇心及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並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能於生活中。 |
第十五週 | 15 | 一同討論好奇心與觀察力的重要性 | 探討主動探索與研究課程,家庭團體諮商與互動討論與實行後之心得分享。 |
第十六週 | 16 |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養成獨立思考及反省的能力與習慣,有系統地研判問題,並能有效解決問題和衝突。 |
第十七週 | 17 | 一同探討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 探討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課程,家庭團體諮商與互動討論與實行後之心得分享。 |
第十八週 | 18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