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114-春季班 1141E008-高效能健走

 招生人數:25人
 招生狀態: 招生中
 上課日期:2025-03-04 (第一週),(共18週)
 上課時間:每星期二 晚上 6點30分~8點30分
 上課地點:校外 彰化市延和運動公園(彰興國中旁)

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1) 應能進行輕度的日常走路,無重大健康問題,能維持20分鐘的低強度步行
(2) 健身想強化心肺耐受度、肌力、肌耐力者
(3) 20~75歲一般民眾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1. 水
2. 毛巾
3. 身著運動鞋、運動衣、鴨舌帽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實際操作
 評量方式
上課參與佔100%

課程簡介
 課程QR CODE網址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本課程教學理念強調「全人健康」與「持續運動」,將健走作為慢跑以外的優質選擇,適合不同年齡層,尤其針對退休人員,透過健走強化末梢神經與血液循環,降低失智症、帕金森、三高及癌症的風險。課程結合運動科學、心理學及環保意識,並分享樂觀心性與健走知識,幫助學員掌握正確姿勢、提升心肺健康、延緩老化,期望提高國人平均壽命,促進身心靈平衡與社會連結。

預期學員可達成的學習成果包括:
1. 掌握正確健走姿勢與技巧,作為慢跑以外的健康選擇。
2. 提升肌肉、骨骼與關節功能,增強末梢神經與血液循環。
3. 降低失智症、帕金森、三高及癌症的風險。
4. 建立持續運動的習慣,延緩老化並增強健康意識。
5. 分享樂觀心性,傳承健走知識,促進個人與社會健康連結,提高國人平均壽命。
 課程目標
課程旨在推廣全民正確健走姿勢,讓肌肉、骨骼與關節達到最大功能,並延緩老化,使百歲人瑞成為可能。課程結合運動科學與心理學,強調持之以恆,培養堅持與樂觀態度,並促進個人、社區及社會的健康連結。
 參考書目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是(如額滿課程,恕不接受旁(試)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2 學分,2000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其他費用
新生報名費:200元,舊生100元
學員證費:0元
 材料及其他相關費用(開學後,各班自行收取管理)

課程大綱
第一週1步伐啟程:健走基礎入門了解正確的健走姿勢與步伐,從基礎訓練開始,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第二週2呼吸與步伐的和諧學習如何調整呼吸與步伐協調,提升健走效率,減少疲勞感。
第三週3步伐穩定性訓練通過穩定性訓練強化腿部肌肉,提升走路時的穩定性與平衡感。
第四週4核心力量與步伐支撐強化核心肌群,改善走路時的姿勢與耐力,減少下背部不適。
第五週5增強耐力:挑戰長距離健走透過逐步延長步行距離,提升心肺功能與整體耐力,挑戰自我極限。
第六週6放鬆步伐:減壓與舒緩進行低強度健走,專注於放鬆步伐與心情,達到減壓舒緩效果。
第七週7坡道挑戰:提升腿部力量在坡道上健走,訓練腿部肌群與心肺功能,提高走路的爆發力。
第八週8步行中的全身伸展結合健走與全身伸展,放鬆緊張的肌肉,提升柔軟度與活動範圍。
第九週9節奏感訓練:提高步伐速度進行節奏訓練,幫助學員提升步伐速度與穩定性,增強健走效率。
第十週10心率管理:打造健康心肺學會如何監控與調整心率,根據個人需求調整健走強度,提升心肺功能。
第十一週11步伐與姿勢修正專注於修正步伐與姿勢,改善行走時的不良習慣,減少身體負擔。
第十二週12心理放鬆:邊走邊冥想結合冥想與健走,提升心理放鬆,減少壓力,享受每一步的輕盈。
第十三週13變化步伐:交替走與跑進行走跑交替訓練,提升身體協調性與耐力,增加運動趣味。
第十四週14快走挑戰:提高心肺耐力進行快走訓練,挑戰提升步伐速度,強化心肺系統與全身耐力。
第十五週15搭配音樂:節奏感健走使用音樂來調整步伐與節奏,使健走過程更加輕鬆愉快,提高運動效果。
第十六週16結合力量訓練:健走與抗阻將簡單的抗阻訓練融入健走中,增強全身肌肉力量,提升健走效果。
第十七週17步行與社交:團體健走樂趣與其他學員共同健走,分享經驗,提升社交與團隊合作感,讓運動更有趣。
第十八週18成就與反思:健走成果回顧回顧18堂課的學習成果,檢視進步,設定未來健走目標,為下一階段打下基礎。

講師介紹

徐濱洲 講師  徐濱洲 講師  徐濱洲 講師     徐濱洲 講師

 簡介:
51412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專長:
1. 運動科學:專注於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如何透過正確運動姿勢提高肌肉、骨骼與關節的功能,增強心肺能力,延緩老化。

2. 老年健康與預防醫學:探索如何通過健走與運動改善末梢神經、血液循環,並降低失智症、帕金森、三高及癌症的發生風險。

3. 心理學與健康促進:研究運動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如何通過運動增強樂觀心性,改善壓力管理與情緒健康,並促進社會互動與社區連結。

4. 環境與自然結合運動:倡導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運動,促進身心靈的平衡,並強調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臉書(Facebook):


彰化縣彰化社區大學.
top↑